产品中心
文章详情

溶氧仪维护及工作原理

日期:2025-05-11 16:27
浏览次数:138
摘要:溶氧仪维护及工作原理
溶氧仪维护及工作原理

        溶解氧仪电极的维护
        (1)溶解氧仪的电极应每1~2周清洗一次。如果膜片上有污染物,就会造成测量误差。清洁时要小心,注意不要损坏隔膜。将溶解氧仪的电极放入清水中冲洗干净。如果污垢无法洗掉,请用软布或棉布仔细擦拭。
         (2)溶解氧仪电极的零点和量程应在2~3个月内重新校准。
         (3)溶解氧计电极的再生大约一年一次。当无法调整测量范围时,需要对溶解氧电极进行再生。电极再生包括更换内部电解液、更换隔膜和清洁银电极。如果银电极被氧化,可用细砂纸打磨。
         (4)如果溶解氧仪电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必须更换电解液。
        溶解氧仪的工作原理:
        水中的含氧量可以充分显示水的自净程度。对于使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处理厂,了解曝气池的含氧量非常重要。污水中溶解氧的增加会促进厌氧微生物以外的生物活动,从而去除挥发性物质,自然容易氧化。离子,使污水得以净化。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自动比色分析和化学分析测量、顺磁测量、电化学测量和荧光法。水中溶解氧的量一般用电化学方法测量。
        氧气易溶于水,其溶解度取决于温度、水面总压、分压和水中溶解的盐分。大气压越高,水溶解氧气的能力就越大。这种关系由亨利定律和道尔顿定律决定。亨利定律指出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氧测量传感器由阴极(通常由金和铂制成)、载流对电极(银)和无电流参比电极(银)组成。电极浸入KCl、KOH等电解质中,传感器带有隔膜。盖,膜将电极和电解液与被测液体隔开,只有溶解的气体才能透过膜,从而保护传感器,既可以防止电解液逸出,也可以防止异物侵入造成污染和中毒。
        在对电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极化电压。如果将测量元件浸入溶解有氧的水中,氧会通过隔膜扩散,阴极上出现的氧分子(多余的电子)会被还原为氢氧根离子[OH-]。氯化银的电化学等效物沉积在对电极上(缺乏电子)。对于每个氧分子,阴极放出4个电子,对电极接受电子形成电流:4Ag+4Cl-=4AgCl+4e-。
        电流的大小与被测污水中的氧分压成正比。该信号与传感器上的热电阻测得的温度信号发送到变送器,利用传感器中存储的氧含量和氧分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水中的氧含量,然后进行换算成标准信号输出。参比电极的作用是确定阴极电位。
        溶解氧仪的特点:
        溶解氧仪具有安装方便、校准周期长(3~4个月)、对其他物质不敏感等特点,可监测探头内膜和电解液的使用情况,一般每到一次更换电解液和膜三年。